奶爸日记第 24 天

12 天前(已编辑)
3

奶爸日记第 24 天

昨天看完医生和相关信息对于医疗资源又有了新的认知,因为整个孕期我们都选择了 #一妇婴 的 #国际医疗部 的 #金钥匙 服务,再去看普通的门诊落差就有点大了。

先说说为什么我们当时选择了 “金钥匙”, 有几个原因:

  1. 怀孕是我们为数不多的,明确的大型医疗支出;
  2. 有过一次不好的妊娠经历,对于普通门诊的医生失去了信任;(虽然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但是医生也没有提示风险)
  3. 费用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4. 相比于私立医院的医生,公立医院的国际部医生由于考评或者各种原因都要求他们不能和最新的学术前沿脱离太久,而私立医院的医生则不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了 “金钥匙” 整个体验非常不错,孕期也是有惊无险的度过,理解了那句老话 “上医治未病” 好的医生确实能在很早期的时候帮你排除风险。

有过这种体验之后,再去普通门诊就会感觉落差很大,所以我就开始做关于高端医疗险的功课。省去一些麻烦就直接说结论,进入我最后决赛圈的就 2 个产品:

  1. #和睦家 和太平洋保险合作的 “#小元宝” 计划二 12999 元,在保额内能全额报销和睦家和三甲医院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这个直付网络不多,因此主要是和睦家使用,考虑到小朋友主要是急诊,所以和睦家也够用了。然后完全可以选择先去和睦家急诊处理,如果有必要再去三甲特需或者国际部做门诊或者住院治疗。
  2. #MSH #欣生代 计划 C 非昂贵约 16000 元,这个直付网络多 MSH 实力也很强大。缺点是有次数限制阶梯式赔付,前 10 次 100% 赔付,第二档 85%,最后是 50%。优点是住院前后 15 天的门诊支持赔付算在住院费用内,这样这个门诊次数就完全够用了,而且保额高完全能 cover。

因为小朋友发生门急诊的概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完全不考虑有免赔额的产品,众安就被我排除了。但是后来和 AI 聊了一下,发现儿童门急诊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肠胃系统疾病,这个主要原因还是小朋友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的。虽然没有公开可靠的数据但是 AI 给我了一个范围 “0-10 岁的门急诊每年大概 4 次左右” 。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为了 8 次门诊而购买一个高端医疗险完全是不划算的,因为本质上我对于高端医疗资源的需求并不是日常需求,我只希望在特定的情况下能用得上高端的医疗资源。(比如医疗资源挤兑,可能的一些疑难杂症)

所以最后我换了一个思路:

#中端医疗险 + 门诊套餐

我选择能在上海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的 “MSH 大地保险 #欣享人生 ” ,能享受到 MSH 的直付网络,支持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的费用理赔,这样可以 Cover 住重大医疗费用。然后门诊套餐 Cover 最基本的医疗资源挤兑时候的门诊费用。最重要的是能用医保个账购买,四舍五入约等于不要钱。

如此以来,紧急情况可以选择和睦家的 980 元/人的套餐(包含一次门诊挂号费 + 一次急诊挂号费),算上医疗费用应该不会超过 4000. 如果是严重的医疗情况,产生住院费用之后可以走 MSH 的直付网络,而且允许儿童单独投保。这个完全可以 cover 我的情况,算得上是性价比之选。

当然如果预算够,建议直接 #MSH 的 #高端医疗险 大人小朋友一起,这样续保也稳定一些。如果从性价比的角度看,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方案。

购买方式也很简单,直接随申办,搜索 “保险码”,点击 “个账专区”,选择 “欣享人生”。

为什么我选择 MSH?

因为直付网络发达。我觉得只有直付网络才能给你真正的高医体验,否则和普通医疗险的区别不大。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
  • Loading...